2010年2月17日星期三

如果岛国,一个离人

柯思仁、黄浩威《如果岛国,一个离人》,八方文化出版,2004年。

一个岛国的记忆与故事要如何书写?这是我们在《如果岛国,一 个离人》的书信往还中,感觉意念澎湃,却又难以落笔的最大挑战。 因为意念澎湃,我们只需直抒胸臆,把心中的欢愉、沉重、落寞、欣 慰表达出来。但也正是这种随性,使我们发觉,书信中有太多的篇幅 ,沉浸在一种理性上抽离,而感性上难以释怀的吊诡情境中。于是, 我们陷入了更深的矛盾:书写作为一种宣泄,反而让人感觉更加抑郁 。整个过程,我们似乎在不停复制一种“物是人非”而惹人厌烦的老 掉牙情绪。

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与成长,保持冷漠很多时候远胜于积极热情。 或许你也会发觉,这个岛国每天都变得越来越陌生,不知哪天你门前 的那棵大树不见了,又不知什么时候某个地方又多了一条街道或少了 一栋建筑。而制度和城市风景线的剧变,偶尔会使人宁愿暂时忘了自 己身在何处。当我们闭上眼睛时,当岛国一切的发展都风驰电掣地蜕 变时,我们仍会发觉唯一恒久不变的,是人心。制度不会为了你的悲 情或文字而改变,就像他们不可能要求我们为了一种想像的国家愿景 而改变自己的心境。

有时,我们会想,这座小岛如何负荷持续增加的四百万人口和不 断扩建的建筑与道路的重量呢?竟还曾有人断言,岛国需要六百万人 口才能维持稳健的经济成长。它会沉吗?也许会,也许不会;也许, 都不重要了。于是,我们也会溺毙在自己的回忆与文字中。

不管你是岛民或异乡客,但愿这本书,能让你经验一个不同的新 加坡之旅——既然是“旅”,就不会有太多的沉重了。

浩威 思仁·2004年3月12日


 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